×
实用肿瘤杂志

让数学课不再是学生回忆中的“痛”

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,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,也是一门抽象的、逻辑性很强的学科,是一切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石。说到数学课,很多人都把它跟“枯燥”“乏味”“深奥”画等号,因此,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数学课,进而造成数学成绩不理想。于是数学成绩靠后的学生没有音乐课、没有美术课、没有体育课,数学作业改了一遍又一遍,放学总是被教师留下补课,不能按时回家,很少得到教师的表扬……这些学生今后回想起来,都会觉得数学课是回忆里的“痛”。

新课标明确指出: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,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。怎样理解“有价值的数学”?就是对我们终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帮助的、能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了解和掌握的数学知识。“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”揭示了素质教育的内涵:必须让学生在自信心、合作意识、创新意识等方面都得到发展,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,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,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。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,这一点必须正视,教师要对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给予更多理解和宽容。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多方面的总和,成绩只能体现教学成效的一部分。教师不能为了达到全班成绩高合格率和优秀率的目的,就拼命地给“后进生”补课,这会令教师精疲力竭,学生疲惫不堪,甚至对数学课产生恐惧心理。教师正确对待成绩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成绩的认识,学生若能有良好的心态对待成绩,将来也一定有良好的心态对待数学。

看淡成绩,并不是不看成绩,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教学随意。相反,教师更应该为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、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而认真钻研教材,寻求更适合学生的教法,去上好每一节课,努力让成绩好的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,也让成绩低下的学生为自己学到的知识而感到喜悦。这是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,也是社会对教师的期待,我也以这样的态度对待我的每一堂数学课。

一、让课堂充满趣味性

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学习兴趣一旦形成,学生便会有强烈的求知欲,就能积极主动、心情愉快地学习。

在教学“年、月、日”时,我用创设问题情境的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我先提出一个疑问:“李想今年满11周岁了,每年生日那天,爸爸妈妈都给他买1个大大的双层蛋糕。可是到今年为止,爸爸妈妈才给他买过3个双层蛋糕。同学们,你知道为什么吗?”学生不解:“应该是11个蛋糕才对呀,为什么才3个?”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,激发了求知的欲望。在“9的分与合”巩固环节,我设计了“找朋友”的游戏:让9个学生分别戴着数字1至9的头饰表演。表演9的分与合时,戴数字3的学生站出来说:”我是3,9可以分成我和我的好朋友。他是几?”全班学生答:“他是6”。然后戴数字6的学生走到戴数字3的学生旁边说:“我是6,9可以分成3和6。”全班学生一起说:“9可以分成3和6。”用这种方法教“9的分与合”可以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,充分体现了“在学中玩,在玩中学”的教学理念。

二、让教学内容充满实用性

数学从生活中来,又到生活中去。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数学知识。例如苏教版教材的“算24点”,用扑克牌来做游戏算24点,把抽到的4个数字通过加减乘除的运算算出24点。如此,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,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。

又如,烙饼中的数学问题:一个锅每次只能烙两张饼,饼的两面都要烙,每面要烙3分钟,(1)烙一张饼至少要( )分钟,(2)烙两张饼至少要( )分钟,(3)烙三张饼至少要( )分钟。对第三个问题,一般的做法是先烙两张饼,再烙第三张饼,耗时12分钟。其实用时最少是9分钟,把三张饼轮换烙,每次都保证锅里有两张饼,这样只要9分钟就可以了。这种从多种方法中找出最优方法的题目具有趣味性,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,以及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。

再如,工程问题中的进水和出水的问题:一个水池,单开进水管,3小时可以把水池注满;单开出水管,5小时可以把一池水放完,若是两管齐开,几小时可以把水池注满?解这道题的关键是怎样找工作效率。这个工作效率是每小时进水和出水抵消后留在水池里的水,也就是进水管和出水管的效率差。这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问题,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。教学时,要把学生的需求变为学习动力,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。

上一篇:初中道德与法治实用性目标的引导方案
下一篇:没有了

Top